
3月上旬一个工作日的周五,从多伦多到尼亚加拉市(The City of Niagara Falls)的高速公路笼罩在一片茫茫白雪中,但交通仍然顺畅,大约2个小时后,笔者已经置身于这个位于美加边境的知名小城。
尼亚加拉市只有8万常住人口,但拥有极其壮观,号称世界三大跨国瀑布之一的马蹄瀑布,曾多次名列“中国游客心中最吸引人的十大景点”之一。伴随而来的,是加拿大最大的户外OUTLETs(奥特莱斯,购物中心),以及酒店业、博彩业、酿酒业及酒庄旅游的开发。为国人熟知的,或许还有以葡萄酒酿造、酒庄管理专业闻名的尼亚加拉学院(Niagara College)及附近圣凯瑟琳市以会计专业知名的布鲁克大学(Brook University)。
但是过小的规模始终是城市发展的障碍。要想获得进一步的发展,需要投资,也需要新增的人口。笔者在市长办公室见到市长Jim Diodati时,他刚结束与一个工程师关于城市基建的工作午餐,马不停蹄地开始和我讨论“来自中国的投资”这一话题。
为什么是来自中国的钱?
2015年11月,Jim Diodati宣布将在大瀑布地区开展一个大规模的综合房地产项目,来自中国的中信集团将通过信丞地产基金出资1亿加元,成为该项目的主要投资者。
此项由中资牵头的“世外桃源”地产开发项目属于混合用途社区,目前开发商设定的总融资规模约10亿加元,占地450亩。根据初步的计划,整个社区的发展将会包括住宅、娱乐设施以及创业园,能够提供居所、消遣及就业机会,可容纳1万名居民,以当地的体量而言,属于非常大型的项目开发。
尼亚加拉市政府在吸引外国投资上一直不遗余力。四年前,市长就曾带领其他官员拜访中国,寻求合作关系。2015年11月,Jim Diodati再次随同安大略省省长韦恩(Kathleen Wynne)访问中国,除了与众多的商家接洽之外,最大的动作,莫过于在北京出席了中信集团宣布通过旗下地产基金,投资1亿加元参与这项投资计划的仪式。
根据介绍,目前该项目还在评估和策划阶段,如果一切顺利,最早可望于2016年底正式动工。而一旦顺利进入建设阶段,当地的工程、道路建设、房屋建筑,以及日常服务、管理行业等行业,都将从中受益。
为什么是中国?为什么对来自中信的投资如此欢欣鼓舞?
Jim Diodati指出,一直都有与前来加拿大访问的中国代表团、各市市长及政界人物接触,觉得当下的中国人有强烈的出海投资需求。但一些投资者可能因为对海外市场不熟悉而感到不安:这些项目是真实存在的项目还是只是“画大饼”,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当地政府和开发商有多大的信心和能力来保证这些项目的实施?
中信作为中国最具知名度的大型投资公司,此次参与该项目,最大的作用是给投资者派发定心丸。Jim Diodati也坦言,中信的投资不是结束,更像一个开始,自己去中国“吆喝”,其目的也是想通过中信的参与,加强其他中国投资者入股的信心,为后续融资带来更大的帮助。
事实上,近几年来,国内房地产市场的天花板已经满足不了个人和机构投资者的胃口,选择去海外投资,成为资产全球配置和布局的重要棋子之一。据统计,2015年中国资本投资到海外房地产的资金总额达到300亿美元,而在之前几年这个数字分别是:2013年158亿美元,2012年56亿美元,2011年44亿美元,2010年23亿美元,2009年6亿美元。这其中,地产开发项目占比逐步上升,2015年占到了27%。
在加拿大市场,来自中国的绿地集团于2014年通过收购,在多伦多市中心开发King Blue大型房地产项目。在华人众多的温哥华,更有不少中资参与了各种规模的房地产项目的开发,并针对国内客户进行推荐。笔者接触到的另一个案例,就是温哥华的一家大型房地产开发商,为了吸引更多来自中国的融资以及购买,正考虑招聘一位有中国背景、拥有国内客户资源和丰富营销及运营经验的CEO来拓展业务。
这些项目,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满足国内客户移民、出国定居、旅游以及投资的需求。采访中,Jim Diodati对伴随中国投资者而来的移民需求不置可否:“为什么不呢?我们既要钱,也要人,只要符合联邦和省的移民政策,没有理由不把个人的事业发展和家庭团聚结合在一起。”据了解,实际操作中,投资方将为该项目推出相应的投资移民基金产品,以满足投资人投资移民的综合诉求。
出海之路是否一帆风顺
从高净值人群、私募基金,到各种各样的地产商和工业企业,无疑都在这一轮海外地产投资热潮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怎样才能做出最优的投资决策,却仍然是不得不面对的严峻现实问题。
万通集团董事局主席冯仑曾经在一次演讲中,形象地将中国投资者在海外投资房地产的心理体验总结为:一是贵,二是矫情,三是标准高。不同国别之间,政策、法律、税务、项目开发、分包方式、市场竞争、争议解决规则都存在相当的差异,而且过度投资也容易导致国际舆论压力加大,无形中加大投资风险。
诸多因素叠加起来,使得不少投资者的海外之旅仍然处于非常被动的状态,或是被忽悠收购了质量不甚良好的资产,或是不得不缴纳额外的“学费”。一个非常出名的案例发生在2014年6月,由于担心济州岛被中国地产商的“投机资本”变为“中国城”,当地政府要求已获得上届政府批准但未开工的项目暂停,并将大幅提高外国人通过购买房地产获得济州永久居住权的条件,而目前这些投资者大部分是中国人。虽然当地政府称“拒绝中国投资是误解”,但已然给后续的项目处理带来很多困难。
回到尼亚加拉市的相关项目。尼亚加拉的确美如仙境,但旅游地产本身具有强烈的地域特征,中资介入开发,对加拿大当地法律、文化等因素的理解并不算深入,运作时是否会受到区域文化的影响和牵制?
而且,中加之间地产开发模式存在较大的差异。国内地产开发商习惯于通吃全产业链,从拿地、银行贷款、规划、销售、物业,往往都由一家操作或彼此间具关联关系,而加拿大这边习惯于专业细分,这种环境的差异,也可能使得国内开发商既有的成功经验、理念和惯性思维在加拿大无法适用。
来源:新华网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ehouse411.com立场。
-
*
0/500
-
留言之前,您同意加拿大时讯的
使用和隐私政策条款
-
2
Daisy 2025-11-02 08:39
-
3
Daisy 2025-11-02 08:37
-
4
Daisy 2025-11-02 08:32
-
5
Daisy 2025-11-02 08:24
-
6
Daisy 2025-11-01 23:20
-
7
加拿大夏令时本周日结束:以下是时钟 “拨回” 时你需要了解的信息
Daisy 2025-11-01 22:59
-
8
越来越多人选择小省留学:新不伦瑞克、曼省、萨省的“身份通道”到底怎样?
Daisy 2025-11-01 22:46
-
9
Daisy 2025-11-01 13:14
-
10
她赢了官司,却等了三年才拿到赔偿:一个租客与房东长期拉扯的真实故事
Daisy 2025-11-01 13: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