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季时,只是根据多伦多四家房地产开发商的销售状况,和一些存在疑问的统计数据,便得出加拿大最大的房地产市场共管公寓市场供过于求的结论,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CIBC)26日公布的一份研究报告说,这样的结论显然失于草率。
由CIBC副首席经师师陶尔撰写的研究报告说,甚至连加拿大中央银行都遭那些粗糙的原始数据蒙骗,以为真的存在大量建造好的公寓单位卖不出去的严重问题,但只要深入分析便可看出这些数据有很大的误导性。
他接着写道:“最大的问题是温哥华和多伦多的共管公寓市场建造过量的程度,答案当然是多方面的,但一个良好的评估点,是最近完工又尚未销出的公寓单位的轨迹。如果这样的未能销出的公寓单位数量增加,便说明开发商越来越难卖掉已完工的单位,通常这是将遇到麻烦的首个迹象。”
陶尔继续说,温哥华去年未能销出的已完工公寓单位超过2000个,而今年这个数目降低至1100个,显示情形正在改善。
多伦多的情况则有点朦胧。2014年12月至2015年5月期间,联邦政府属下的加拿大房贷暨房屋公司(CMHC)确定,大多伦多地区已注册的共管公寓单位超过2万6000个(这个数目是2013年12月至2014年5月同期的三倍多),而其中未能销出的单位达到3000个,是一年之前的三倍多。
但问题是,陶尔指出,以是否注册作为公寓单位已完工的标准这种衡量方式颇科学,值得质疑,因此并非所有房屋机构都采用这种方式,例如RealNet便使用其它方法计算公寓单位完工的数量。
不幸的是,CMHC的数据不仅被加拿大央行相信,将之作为多伦多共管公寓市场岌岌可危的预兆,而且使一些看淡加拿大房市的投资者据此断言多伦多共管公寓市场泡沫即将破裂。陶尔表示,实情却是在上述CMHC数据公布后仅仅一个月,完工后未能销出的单位便减少了800个。
现在,CMHC的最新数据是大多伦多完工后尚未能找到买家的公寓单位为2000个,与RealNet的统计数据接近,依然处于高水平,但远不如CMHC今春时公布的数据那么戏剧化。
为什么CMHC最初的数据错得那么离谱呢?原来在CMHC说的那些完工后未能销出的单位中,约有一半位于多伦多市,而且更重要的是三分之一属于四家开发商。还有五个楼盘同一天上市发售,占了完工后未能销出单位的五分之一。
陶尔说:“大多伦多的共管公寓市场将在今后数年内接受严峻考验,因为利率将上涨,二手公寓销售量将增加,从而导致供应增加,令公寓市场承受一些价格下跌压力。然而,认为目前共管公寓便供过于求,从而泡沫即将破裂,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多伦多的共管公寓市场顾问公司Urbanation的调查表明,很多目前正在进行的共管公寓建造工程,是在新一轮房市热潮出现的2012年动工,而且84%正在建造的公寓单位已预售出去。
Urbanation还说,新的共管公寓库存量在去年短暂跃升后,今年第二季实际上反而下跌22%,建造至半途、又尚未预售出去的公寓单位也比去年同期减少10%。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ehouse411.com立场。
-
*
0/500
-
留言之前,您同意加拿大时讯的
使用和隐私政策条款
-
2
加拿大能量 “惠及全球”,远在世界各地的蓝鸟队球迷被大赛深深吸引
Daisy 2025-10-30 12:24
-
3
Daisy 2025-10-30 12:13
-
4
Daisy 2025-10-30 12:05
-
5
Daisy 2025-10-30 11:38
-
6
Daisy 2025-10-30 11:36
-
7
Daisy 2025-10-30 11:21
-
8
乔治布朗学院正式更名为 “乔治布朗理工学院”,这不仅是换个名字
Daisy 2025-10-30 10:17
-
9
Daisy 2025-10-30 09:52
-
10
Daisy 2025-10-30 09: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