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拿大政府正试图了解和追踪海外买家在本国购买物业的详细数据,为进一步制订房市政策提供依据。但有文件显示,加拿大地产经纪对于向政府透露其海外客户的详细讯息有疑虑,他们要求政府部门进一步澄清,为甚么要收集海外买家投资的讯息,以及日后将如何使用这些讯息。
目前房地产交易过程中,都有哪些信息会被记录在案?新趋势地产公司经纪Connie Zeng介绍,作为参与交易的经纪,需要提交给安省地产监管委员会RECO的交易记录包括:物业地址、交易时间、经手的经纪,以及买家和卖家的姓名、地址和个人资料(包括出生日期、工作等)。经纪要负责登记买家卖家带照片的有效証件(个人ID)的号码、签发地及有效期,个人ID包括护照、身份証、驾驶执照。
本地与海外买家登记内容相同
Connie表示,本地买家与海外买家填写的表格是相同的,并没有单独一栏要求指明是否属于海外买家,虽然透过个人ID也许能确定大部分买家的属性,但并不能百分百准确,例如有些海外买家登记的是国际驾照,而持海外护照也可能是本地居民。她表示,经纪肯定是知道买家是否来自海外,但隻会填写RECO要求填写的项目,再由RECO提交给负责反洗钱的部门。
加拿大地产经纪徐华飞认为,首先要解决加拿大地产经纪是否有义务向政府提供这些资料。地产经纪或是经纪公司,目前被要求将房屋交易资料提交给加拿大金融买卖及报告解析中心(FINTRAC),这是有关金融安全法、反洗钱法等法律的要求,但目前并没有法律基础,令地产经纪有义务向政府提供海外买家的个人资料和讯息,帮助政府收集数据、做市场研究。政府必须出台新的立法,改变现有法律体系后,才能要求地产经纪这样做。

需立法才能要求业界提供资料
徐华飞表示,即使政府真要出台这样的法律,要求加拿大地产经纪提供海外买家的个人资料,也应考虑是否与加拿大宪法和现有的法律精神冲突。个人讯息是一个人的基本人权,应该受加国宪法和法律的保护。
此外,还要考虑是否与现行规管地产经纪的相关法律和行业规范相冲突。地产经纪的职责是最大限度地保护其客人利益,必须做到对客户忠诚。经纪有责任、有权利保护其客人的隐私,如果要求地产经纪透露客人个人资料,亦必须对这一行业的规管法律和职业规范做出修改。
他又表示,即使解决了法律义务与责任方面的问题,日后地产经纪若被要求对每一单涉及海外买家的交易都要填表、上报,在工作量上也将是很大的负担,会相应提高工作成本,所以他坚决反对政府简单将责任推给地产经纪的做法。
他指政府要收集数据、做市场调查,应该有不同的方法和渠道,例如透过政府的田土产权登记办公室获取数据,或透过银行系统、律师协会等了解房屋交易情况,或透过建筑业及土地发展协会(BILD)等收集新屋建筑情况等,也可以透过私人市场调查公司对房市做出调查。
加拿大按揭和房屋公司(Canada Mortgage and Housing Corporation,CMHC)受政府委托,正研究海外投资者对推高加国大都会地区房屋价格所扮演的角色。作为这项研究的一部分,CMHC今年春天召集温哥华、多伦多及满地可的地产经纪公司及建筑商召开闭门会议。会议详细内容及与会者的身分未透露,不过CMHC在事后发出会议梗概。《环球邮报》依资讯自由法(Access to Information)取得概括内容。
对隐私问题表达关注
文件显示,多伦多房地产经纪称他们保有买家的身分讯息,并将其提供给加拿大金融买卖及报告解析中心(Financial Transactions and Reports Analysis Centre of Canada,FINTRAC),该机构负责调查洗钱问题,但业界不希望这些讯息用于制订房市政策。地产经纪对于这其中涉及的隐私问题表达关注,另一些经纪则对于FINTRAC的数据是否准确表示怀疑。
在温哥华会议中,有与会者表示,与其关注买家的国籍,CMHC更应该要求业界提供私售交易的细节,并且将注意力集中在海外资金流入上面,这些私售交易没有记录在地产局的MLS数据库中。有人称,海外买家中存在一个难以琢磨的现实情况,资金从很神秘的渠道流入。业界警告称,房地产市场普遍存在的无资金来源証明及间或出现的非法资金流入,对政府收集数据的努力构成很大挑战。
多伦多地产经纪还告诉CMHC,现时海外投资者正在放弃新的共管柏文市场,转而向投资新独立屋开发项目。投资者认为独立屋新屋开发周期较短,因而更容易转手。此外,投资者也开始转向多伦多以外金马蹄地区的城市,如咸美顿、基秦纳及尼加拉地区等。
海外买家数据准确性成疑
据环球邮报披露,CMHC自己的内部评估发现,目前对海外买家的研究出现前后矛盾、不合逻辑。多数研究结果显示,境外投资者对加拿大房地产市场隻有很小的影响;与此同时,也有少量结论指有很大一部分交易、尤其是多伦多和温哥华的高档社区的房子是卖给外国人的。
加拿大按揭及房屋公司(CMHC)早前曾发表报告指,多伦多Condo单位的海外持有人(foreign ownership)比率,由去年3.3%降至今年的2.3%。对此,曾任CMHC高级市场分析师、现任住宅市场研究机构Urbanation的高级副总裁Shaun Hildebrand在受访时表示,海外持有人比率降低了1%,相当于一年内有近3000名海外持有人离开,但他观察不到市场上有同等交易量,难以解释何来有3000人抛售物业离场。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ehouse411.com立场。
- 
                    
                    *
                    0/500
 - 
                        
                    
留言之前,您同意加拿大时讯的
使用和隐私政策条款 
- 
                            
                                
                                2
Daisy 2025-11-03 14:00
 - 
                            
                                
                                3
Daisy 2025-11-03 13:39
 - 
                            
                                
                                4
Daisy 2025-11-03 11:46
 - 
                            
                                
                                5
Daisy 2025-11-03 10:58
 - 
                            
                                
                                6
Daisy 2025-11-03 10:27
 - 
                            
                                
                                7
Daisy 2025-11-03 10:04
 - 
                            
                                
                                8
Daisy 2025-11-03 10:03
 - 
                            
                                
                                9
Daisy 2025-11-03 09:59
 - 
                            
                                
                                10
Daisy 2025-11-03 09: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