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22年冬奥会
将于2022年2月4日在
“双奥之城”北京隆重举行。
科技是此次北京冬奥会的特色。
一系列新技术新应用让
“科技冬奥”从愿景走进了现实。
令人开心的是在冬奥场馆建设
的队伍中还有一位来自加拿大
卡尔加里的制冰专家马克·麦瑟。
充满科技支撑
2022年北京冬奥会大到标志性建筑群,小到奥运村的运动员饮食起居,到处都充满了科技的色彩。
奥运标志性建筑“水立方”变成了“冰立方”,成为世界首个“水冰转换”场馆。
在改造中,工作人员攻克了一个个水冰转换的技术难题。
主媒中心和运动员村
主媒体中心和运动员村,是检验国际重大赛事保障服务能力的重要环节。
此次北京冬奥会最大阻力莫过于持续不断的新冠疫情。
为避免疫情,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主媒体中心配有上百台机器人整装待发。
在赛时,这些机器人将提供巡游、送餐、送物、导引、消杀、清废等服务。
“智慧餐厅”将有约120台餐饮机器人24小时同时服务数千人。
用餐人员只需用手机扫码,便可轻松点餐。
在张家口冬奥村运动员公寓,设有最引人瞩目的智能床。
使用遥控器便可根据睡眠、阅读、看电视不同模式,调节床的角度。
同时,这种智能床还搭载有精密的传感器,能精准捕捉人体体征数据。
其中包括监测运动员心率和呼吸信号,管理运动员睡眠数据,形成健康预测报告。
制冰专家马克.麦瑟
冬奥会对比赛场馆中的冰面要求极高,而中国国内的速度滑冰馆不是很多,中国制冰师更是稀缺。
来自加拿大卡尔加里的制冰专家马克.麦瑟便是中国请来的外籍专家。
已服务过5届冬奥会的制冰专家马克.麦瑟表示,非常高兴这次能为北京冬奥会制冰,这是他第6次的冬奥之旅。
年届花甲的马克,拥有40多年的制冰经验。
此次北京冬奥之行,马克还从卡尔加里带了两名同事。
虽然已经服务5届冬奥会,马克此次也是第一次来到采用了二氧化碳技术制冰的奥运场馆。
由于全新的二氧化碳制冰系统环保且高效,但其各项参数与之前马克用过的氟利昂等制冰系统大有不同。
为了更好的与场馆磨合,马克带着他的制冰团队与中国科技人员一起付出了大量努力。
培养中国制冰团队
此次准备北京冬奥会,制冰专家马克还肩负着为中国培养制冰团队的任务。
加拿大制冰师马克表示,往届冬奥会并未给举办过冬奥的国家留下什么,而此次北京冬奥之行,他将为这里留下非常优秀的受过训练的制冰人员继续从事制冰工作。
中方制冰师冯刚表示,几天来大家和马克一起工作,不仅学习了他服务过奥运会的经验,还感受到他对制冰工作的热爱。
“马克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对于制冰工作的热爱,像热爱自己的生命一样。”
中国专家邵懿感慨地说,来自加拿大的外籍制冰专家马克·麦瑟给他的影响很深。
“马克对冰面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
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就是巡查冰面,有一次冰面上有脚印,马克就亲自拿小铲子把脚印一点点铲除。
马克对冰面的热爱程度和严谨态度,感染着制冰团队的每一个人。
转载地址: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www.ehouse411.com网站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www.ehouse411.com网站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ehouse411.com立场。
-
*
0/500
-
留言之前,您同意加拿大时讯的
使用和隐私政策条款
-
Daisy 2025-09-25 18:28:07
-
Daisy 2025-09-25 18:02:02
-
Daisy 2025-09-25 17:51:43
-
Daisy 2025-09-25 11:23:30
-
Daisy 2025-09-25 11:06:37
-
Daisy 2025-09-25 11:02:02
-
5年要建6,350套房!莱斯布里奇能打赢这场“住房保卫战”吗?
Daisy 2025-09-25 10:47:58
-
事实核查显示,广为流传的加拿大国家电视塔火灾视频是由人工智能生成的
Daisy 2025-09-25 10:45:18
-
Daisy 2025-09-25 10:3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