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78岁的亿万富翁、一个没有科班背景的业余指挥、一个被争议包围的人。他站上罗伊·汤姆森音乐厅的指挥台,不是为了证明自己——而是为了圆自己的一个愿望和过去和解。
第一次知道“曼德尔·张”这个名字,是在一次排练里。那天,我们正在练马勒《第二交响曲》。指挥说:“下个月,这首曲子将与多伦多交响乐团合作演出,指挥是 曼德尔。”排练室里立刻响起细碎的低语。不是每个人都认识他是谁,但每个人都知道他不普通。
他不是职业指挥家。他没有音乐学院文凭。但他指挥过马勒、贝多芬、布鲁克纳,甚至拥有自己的乐团。
他是一位 78岁的科技企业家和亿万富翁。有人形容他“笨拙、不专业”;有人则说,他是一个“被音乐拯救的人”。而所有人都同意:他是用真金白银把自己放上了舞台。

一、一个不被欢迎的指挥
第一次排练,他没有寒暄、没有自我介绍,只是举起指挥棒,喊出排练号,开始。他很少点评,只提出含糊的指令:“再激动一点”“再强,强到极致”。一些人偷偷皱眉。
合唱团歌手相互交换无声的眼神。指挥,究竟是知识,还是意志?没人能马上回答。
二、他的财富与他的“冲动”
许多人不理解:为什么一个靠技术和公司起家的商人,会突然迷上指挥?
故事的起点,要回到他 13岁。那一年,他在收音机里听到了圣桑的小提琴协奏曲。他说,那是他第一次知道,音乐能带人穿越世界。
但真正改变他的,是人生中最黑暗的时刻。2018年,他卷入了一场车祸。他的女婿在事故中去世。他本人也一度被控过失杀人,花了五年时间才被宣判无罪。
这是他永远无法抹去的痛。有人说,他追逐指挥,不是虚荣,而是 救赎。他自己说过一句话:“当我站在舞台上时,我暂时不用去想悲伤。”
音乐不是让他飞得更高,而是让他 不至于坠落。

三、他花钱买机会,但不是买掌声
在这次备受争议的合作中,他为演出支付了:
约50万加元 给多伦多交响乐团
场地、乐手、独奏家、排练全由他承担
票价甚至被他压到“人人能来”
有人嘲笑他“买指挥席位”。有人尊敬他“愿为古典音乐打开门”。那天的音乐会,我在现场。第四乐章后,音乐沉入深海般的安静。第五乐章,合唱团在无声中开口。空气像被屏住。当最后一个和弦落下,全场 爆发了四分钟的掌声。
而他——没有转身接受掌声。他先转向乐手、合唱团、独奏家,一一示意他们起立。这一刻,他不是亿万富翁,不是争议焦点,不是业余指挥。他只是,一个真正热爱音乐的人。

四、争议永远存在
演出之后,乐团内部依然争论不断。有人说:“我们努力一辈子,他用钱就能站在那里。”也有人说:“如果他不付出这笔钱,这场演出根本不会被演。”两种声音都是真实的。
艺术从来不是单纯的理想,它需要 空间、舞台、时间和金钱。而曼德尔·张选择的,是把自己放在所有理想与现实交汇的那条线上。不是所有人喜欢他,但所有人必须承认——他改变了舞台。
五、他还没有停下来
在那场音乐会后,他说:“我并不是大师。我只是还没有做到我想做到的。”他的下一个目标是:
马勒第八交响曲 ——“千人交响曲”
与 纽约爱乐或柏林爱乐 合作
梦想看起来荒诞。但你已经知道,他是那种 真的会去做的人。
有人追求掌声。有人追求完美。他追求的,是 允许自己继续活下去的力量。指挥是他的方式。音乐是他的出口。舞台是他的解脱。
这不是一个关于完美的故事。这是一篇关于人的故事。
延申阅读:
2. 43年的信笺情缘:跨越半个地球的两位笔友,终于在加拿大相见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www.ehouse411.com网站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ehouse411.com立场。
-
*
0/500
-
留言之前,您同意加拿大时讯的
使用和隐私政策条款
-
2
PayPal正式在加拿大推出“先买后付”服务:分四期免息支付,适用于30至1500加元消费
Daisy 2025-11-10 12:47
-
3
Daisy 2025-11-10 12:39
-
4
Daisy 2025-11-10 12:29
-
5
Daisy 2025-11-10 12:15
-
6
Daisy 2025-11-10 11:43
-
7
Daisy 2025-11-10 11:33
-
8
Daisy 2025-11-10 11:17
-
9
急诊科医生警告称,削减外籍劳工人数将影响医院候诊时间和患者治疗效果
Daisy 2025-11-10 11:04
-
10
Daisy 2025-11-10 10: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