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哈佛大学在波士顿联邦法院正式对美国政府提起诉讼,反击一项禁止其招收国际学生的新政策。该政策源于特朗普政府时代的延续,由国土安全部主导,被哈佛称为“违宪的政治报复”。
此举将直接影响该校7,000多名持学生签证的国际生,涵盖从实验室助理到博士研究生,再到即将入读的秋季新生。哈佛的诉讼不仅关乎校方本身的招生自由,更触及美国高等教育长期引以为傲的学术开放性与国际影响力。
高校的反击:哈佛为何选择起诉?
“没有国际学生,哈佛就不是哈佛。”这是哈佛大学在起诉书中一句极具震撼力的陈述。
校方认为,美国政府的行为违反了《宪法第一修正案》对言论与学术自由的保护,并质疑其政治动机。哈佛指出,该政策发布前,学校已配合政府提交了数千条关于国际学生的信息,却未收到明确回应,反而在毕业季前突然遭遇“停招禁令”,让整个校园陷入混乱。
哈佛大学校长艾伦·加伯公开表示:“我们不会因为报复威胁而放弃学术自由,这是我们立校之本。”
教育界的声音:这是高等教育自由的警钟
不少学者认为,这场风波不只是一场高校与政府之间的法律纷争,更是美国高等教育走向何方的关键节点。
哈佛教育学院教授、全球高教政策研究专家米歇尔·赫尔曼(Michelle Herman)指出:
“国际学生一直是美国大学创新与全球影响力的支柱。这项政策本质上是在告诉全球年轻人:‘我们不再欢迎你’。”
她警告说,此类政策将加速全球人才向其他国家(如加拿大、澳大利亚、欧洲)流动,最终削弱美国的软实力。
美国教育理事会(ACE)在一份声明中也批评称:“打击国际学生是短视行为,危害的不只是单个学校,更是整个国家在全球教育体系中的地位。”
留学生的声音:失望、愤怒与迷茫
许多哈佛的国际学生在社交媒体上表达了焦虑和愤怒。有博士生在推特上表示:
“我从巴西来到这里,是因为我相信美国欢迎自由思想与创新。现在我突然被贴上‘不安全’的标签,这让我非常心碎。”
一位来自印度的研究生则写道:
“我每天都在实验室里做癌症研究,现在政府却要我‘离开’。这是科学吗?这是教育的本意吗?”
更深层的问题:国家安全与学术自由的边界在哪里?
此次事件也引发了一个棘手的问题:在国家安全、反恐和地缘政治对抗日益升温的背景下,大学还能独立于政治吗?政府要求学校上交“所有参与抗议的外国学生资料”,甚至包括音视频记录,是否构成对学生隐私与合法表达的打压?
前国土安全部法律顾问卡伦·道尔(Karen Doyle)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指出:
“政府有权调查潜在威胁,但前提是基于个体事实,而非对整个群体的集体惩罚。这么做实际上削弱了我们自身的制度合法性。”
哈佛在抗争,世界在看
哈佛这场诉讼的意义,早已超越了校门之外。它在试图捍卫一种理念:知识无国界,教育应超越政治分歧,为世界输送理性、创新与理解。
如果说美国的大学一直是这个国家最强的“外交名片”,那么,这场针对国际学生的禁令,不啻于自己撕碎了这张名片。
无论诉讼结果如何,哈佛已经表明了一个态度:世界顶尖大学不能在政治胁迫下退让——哪怕代价高昂。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www.ehouse411.com网站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ehouse411.com立场。
留言之前,您同意加拿大时讯的
使用和隐私政策条款
Daisy 2025-06-16 11:02:35
Daisy 2025-06-16 10:59:19
Daisy 2025-06-16 10:41:55
Daisy 2025-06-16 10:32:21
加拿大人注意!7月4日将收到GST/HST抵免金,这次还有涨幅
Daisy 2025-06-16 10:18:40
Daisy 2025-06-16 10:16:59
“你真是个傻瓜”:贾格米特·辛格被发现出席肯德里克·拉马尔在多伦多的演唱会后,德雷克的反应
Daisy 2025-06-16 10:11:20
Daisy 2025-06-16 10:08:28
Daisy 2025-06-16 10:06:14
Daisy 2025-06-15 10:20:14
他们不抽烟不打架,却比“混混”更危险:网络时代的新青少年犯罪
Daisy 2025-06-15 10:06:00
Daisy 2025-06-15 10:46:19
Daisy 2025-06-15 10:42:54
Daisy 2025-06-15 10:36:52
“绝对无法忍受” 周六举行因涉嫌酒驾车祸丧生的三名儿童的葬礼
Daisy 2025-06-15 10:34:22
Daisy 2025-06-15 10:26:08
Daisy 2025-06-14 10:56:15
Daisy 2025-06-14 10:42:57
Daisy 2025-06-14 10:3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