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合作组织(SCO)峰会进入第二天之际,中国、俄罗斯和印度三国领导人纷纷释放出新的合作信号。分析人士认为,这不仅是对区域合作的再次确认,更是对西方的隐形回应:在多极化趋势加速的今天,一个以新兴大国为核心的“替代性力量”正在逐步成形。
三方友好互动,引发外界关注
在会议期间,俄罗斯总统普京、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印度总理莫迪分别在不同场合强调了加强合作的重要性。
普京表示,俄罗斯将继续推动在能源、粮食安全和交通走廊方面的区域合作。
习近平则呼吁成员国携手抵御外部干预,坚持“互不干涉内政”的原则,推动共同发展。
莫迪则重申印度在能源和贸易领域与俄罗斯、中国的合作潜力,强调“亚洲国家应当在全球治理中发出更强声音”。
这种同时出现的“友好表态”,被认为是一种刻意的姿态,旨在展示三方在多边框架下的协调性。
面向西方的“替代性方案”
近年来,西方国家在地缘政治和贸易安全领域不断强化合作,并对俄罗斯、中国施加制裁或竞争压力。而印度在部分议题上与美国和欧洲保持合作,但同时也积极参与上合组织和金砖机制,力求在两大体系之间保持战略平衡。
专家指出,三国在上合峰会的互动表明,尽管存在分歧,但它们有共同需求:
能源安全 —— 俄罗斯希望扩大对亚洲的能源出口;中国和印度都是全球能源需求大国。
贸易与投资 —— 在美元体系受挑战、结算多样化加速的背景下,三国均希望减少对西方金融体系的依赖。
地缘战略 —— 面对北约东扩和印太战略,这三国都有必要强调自身的独立性和区域主导性。
现实挑战依然存在
尽管外界看到了“三国联手”的大标题,但观察人士也提醒:
中印边境问题 依然未彻底解决,双方的战略互信有限;
俄印合作 虽然能源贸易频繁,但印度同时也在强化与美国的科技与防务合作;
中俄关系 高度紧密,但也面临西方制裁压力。
因此,三国的合作更多是一种“战略姿态”,而非全面的“联盟”。
全球多极化加速
不可否认的是,上合组织作为覆盖欧亚大陆的大型多边机制,已经成为观察全球格局的重要窗口。俄罗斯、中国、印度在其中的互动,既反映了对西方主导秩序的不满,也象征着“全球多极化”的加速。
一位国际关系学者评论道:“这不是对西方的简单对抗,而是一种平衡。在西方合力推动自身价值观的同时,其他大国也在寻找展示自主性和共同利益的平台。”
俄罗斯、中国、印度在上合峰会上的友好互动,更多是一种政治与战略信号,显示出新兴大国希望在国际舞台上发出“另一种声音”。虽然合作的深度和持久性仍待观察,但它无疑提醒世界:冷战式的二元对立格局,正在被一个更复杂的多极化世界所取代。
转载地址:https://www.cbc.ca/player/play/video/9.6886787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www.ehouse411.com网站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ehouse411.com立场。
-
*
0/500
-
留言之前,您同意加拿大时讯的
使用和隐私政策条款
-
Daisy 2025-09-25 18:28:07
-
Daisy 2025-09-25 18:02:02
-
Daisy 2025-09-25 17:51:43
-
Daisy 2025-09-25 11:23:30
-
Daisy 2025-09-25 11:06:37
-
Daisy 2025-09-25 11:02:02
-
5年要建6,350套房!莱斯布里奇能打赢这场“住房保卫战”吗?
Daisy 2025-09-25 10:47:58
-
事实核查显示,广为流传的加拿大国家电视塔火灾视频是由人工智能生成的
Daisy 2025-09-25 10:45:18
-
Daisy 2025-09-25 10:3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