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年前的“以物易物”交易,在俄罗斯又回来了。面对超过 2.5 万项西方制裁、美元和欧元支付受阻,俄罗斯企业正通过用小麦换中国汽车、用亚麻籽换建筑材料等方式,维持对外贸易和经济运转。这不仅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选择,更折射出俄乌战争如何深刻改变全球贸易格局。
易货贸易再度回潮
自 1990 年代以来,俄罗斯第一次在对外贸易中大规模启用易货交易。过去,这种交易模式常被视为落后、低效,甚至会扰乱市场价格。但如今,面对西方切断俄罗斯银行与 SWIFT 支付系统、威胁二级制裁,中国和印度等友好国家的银行对俄罗斯支付变得更加谨慎,导致传统资金流转受阻。
路透社报道称,2024 年俄罗斯经济部甚至发布了 14 页的《对外易货交易指南》,明确鼓励企业通过实物交换来规避制裁,甚至提出建立专门的易货交易平台。

现实中的交易案例
根据贸易消息人士和海关数据,至少已有八笔实物易货交易被确认:
用小麦换汽车:中国合作方用人民币购买汽车,俄罗斯合作方用卢布买粮食,再用小麦完成对价。
用亚麻籽换家电和建材:俄罗斯乌拉尔地区海关的声明显示,其中一笔亚麻籽交易价值约 10 万美元。
用金属换机器、用铝支付中国公司,甚至与巴基斯坦也有类似易货安排。
中国海南龙盘油田科技有限公司还公开表示,正在寻找用钢铁和铝合金换船用发动机的机会。
制裁压力下的被迫选择
自 2022 年乌克兰战争爆发以来,美国、欧洲及其盟友对俄罗斯实施了史无前例的制裁:
切断主要银行的 SWIFT 连接
限制美元和欧元交易
威胁制裁支持俄罗斯的第三国银行
虽然普京宣称俄罗斯经济“表现超预期”,但俄罗斯央行数据显示,经济实际上已陷入衰退,通胀仍然居高不下。易货贸易的兴起,被专家视为“去美元化、制裁压力和流动性不足的综合症状”。
多种支付方式并行
易货贸易并非唯一的“生存手段”。部分俄罗斯企业也在尝试:
通过国有银行 VTB 上海分行完成人民币结算
使用支付代理公司(收取手续费,承担部分风险)
用与美元挂钩的加密货币结算
通过现金或多账户抵消机制完成支付
BCS 金融公司高管表示,目前企业几乎同时使用 10~15 种不同的支付方式来维持贸易,显示整个系统仍在探索新的稳定路径。 历史回声与未来挑战
1990 年代苏联解体后,易货交易曾经泛滥,导致价格扭曲、市场混乱,一些人借机大发横财。如今情况虽然不同,俄罗斯资金并不短缺,但制裁阴影迫使其寻找替代路径。
专家警告,如果易货贸易进一步扩大,可能会降低贸易透明度、增加定价复杂性,并影响经济统计数据的准确性——这对于试图评估俄罗斯经济健康状况的决策者来说并非好事。
易货贸易的回归,像一面镜子,折射出俄乌战争对全球经济的深远影响。它不仅是俄罗斯“破局”的一种策略,也可能成为未来全球贸易多极化、去美元化进程的加速器。但问题是,这条路能走多久?能否支撑俄罗斯长期对外贸易,仍是未知数。
转载地址:https://www.reuters.com/business/finance/wheat-chinese-cars-russia-turns-barter-skirt-sanctions-2025-09-15/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www.ehouse411.com网站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ehouse411.com立场。
-
*
0/500
-
留言之前,您同意加拿大时讯的
使用和隐私政策条款
-
2
PayPal正式在加拿大推出“先买后付”服务:分四期免息支付,适用于30至1500加元消费
Daisy 2025-11-10 12:47
-
3
Daisy 2025-11-10 12:39
-
4
Daisy 2025-11-10 12:29
-
5
Daisy 2025-11-10 12:15
-
6
Daisy 2025-11-10 11:43
-
7
Daisy 2025-11-10 11:33
-
8
Daisy 2025-11-10 11:17
-
9
急诊科医生警告称,削减外籍劳工人数将影响医院候诊时间和患者治疗效果
Daisy 2025-11-10 11:04
-
10
Daisy 2025-11-10 10: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