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导演罗丽玲执导的纪录片《情妇终结者》开头,一位受访者李太太说了一句许多人都曾相信的话:“我可以想象任何家庭发生婚外情,唯独我家不行。”
然而,丈夫与一位年轻女同事的婚外情悄然撕裂了她的婚姻。她说,现在两人之间仿佛隔着“一张无形的纸”,爱无法再流动,她无法再向丈夫敞开心扉。
在即将失去婚姻之际,李太太选择了一个许多人意想不到的方式:她雇佣了一位 “情妇驱除师” —— 王正熙。
谁是“情妇驱除师”?
在影片中,王女士既像心理咨询师,又像婚姻调停者。她的工作不是直接对情妇施压、威胁,也不是帮妻子“复仇”。相反,她的方式 温柔、隐蔽却极具策略性:
她以“朋友”的身份接近丈夫和情妇
融入他们的生活圈
了解他们的心理需求
逐步引导这段不正当关系自然瓦解
只有妻子知道她的真实身份。片中,王女士甚至说:“表面上看,妻子受伤最深。但真正痛苦的是情妇。”
她认为,许多情妇明知道不可能得到真正的爱情,却无法抽离,这种情感困局本身值得被理解与修复。

一个行业背后的时代背景
“情妇驱除”在中国兴起于经济高速发展、离婚率不断攀升的 2010 年代。虽然女性可以选择离婚,但现实并不平等:
房产多登记在丈夫名下
离异女性面临再婚歧视
家庭破裂可能导致社会地位与经济安全双重下跌
在这样的结构中,维护婚姻,反而被许多女性视作 争取自己命运的主动权。导演罗丽玲说:“这对女性来说是一种赋权。”
为什么纪录片如此震撼?
影片拍摄了三年,深入到令人难以置信的亲密程度,真实到导演必须在片头声明:“本片无摆拍,无虚构”。罗丽玲的镜头没有简单贴标签:
她没有把情妇妖魔化
也没有把妻子塑造成受害者
更没有把“驱除师”神化
她呈现的是:在现代中国,爱、婚姻、金钱、身份与性别角色如何缠绕交织。

婚姻之外,是更大的社会问题
纪录片将镜头对准整个社会结构:
中国15岁以上单身人口已达 2.39 亿
44%年轻女性表示不想结婚
性别失衡导致男性婚姻机会减少
婚姻被视为女性经济与身份稳定的重要依托
在一个仍深受父权逻辑影响的社会中,婚姻既是亲密关系,也是制度,是权力,是安全感,是生存策略。而“情妇驱除师”,正是在这些矛盾中产生的——不是奇异现象,而是时代症状。
影片的核心其实很简单
罗丽玲说:“这不是一部关于婚外情的电影,而是一部关于如何去爱、如何被爱的电影。”每个人都渴望被爱、被需要、被看见。但有时,我们都不知道该如何表达、如何坚持、如何放手。
延申阅读: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www.ehouse411.com网站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ehouse411.com立场。
-
*
0/500
-
留言之前,您同意加拿大时讯的
使用和隐私政策条款
-
2
买车要当心!安省多家汽车经销商被曝虚报价格,购车陷阱比你想象更隐蔽
Daisy 2025-11-07 11:50
-
3
Daisy 2025-11-07 09:54
-
4
Daisy 2025-11-07 10:38
-
5
《情妇终结者》:当婚姻濒临破裂,中国女性为何求助“情感介入师”?
Daisy 2025-11-07 10:31
-
6
佛罗伦萨钻石一度被认为“永远遗失”,但实际上它被秘密保存在魁北克的一个金库中数十年
Daisy 2025-11-07 10:11
-
7
Daisy 2025-11-07 09:45
-
8
Daisy 2025-11-07 09:40
-
9
加拿大10月份新增就业岗位6.7万个,失业率降至6.9%,这一数字令人意外
Daisy 2025-11-07 09:36
-
10
Daisy 2025-11-06 23: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