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抢offer抢到不象话”的万锦市Berczy区,其西北方向直线大约6公里距离的Cathedraltown,今年1月已有一户室内3,000平方呎的两层楼独立屋,原本叫价79.99万,最后在短于两周时间内售出,成交价却已接近百万(96万),成交价超过叫价20%的“非理性叫价”。地产经纪分析,Cathedraltown已经出现“买家抢offer、叫价比天高”的趋势,并大胆预测Cathedraltown将成下一个Berczy,并再三提醒买家,买房选区应事先做足功课。
就在今年2月,有九成买家、卖家都是华人的Berczy区,有一户才不到2,500平方呎的独立屋,原本叫价84.9万,最后却以148万成交,地产经纪听后认为,这种成交价根本就是买家疯狂叫价抢offer,不是房市的正常上涨、“情感胜过理智”、“群居效应带来的不正常现象”、“买家日后一定会后悔”。在Berczy区约有九成华人住民,这类价格不正常的房市交易现象,目前在Berczy区几乎达到最高峰。
这栋独立屋先在去年9月挂牌求售、叫价99.8万,之后10月份提高价格为108.9万,到11月底撤牌停售,今年1月时更改叫价为84.9万,结果吸引众多买家进场抢offer,最后由华裔买家以148万买定。
虽然加国房市整体而言仍然看涨,但对Berczy地区的房市,叫价远超过成交价74%的“特例”,地产经纪还是觉得忧心,担心在这种非理性叫价之下,包括验房在内的各种条件都弃之不顾,最后的赢家可能不一定是买家。而近两、三年来,有明星小学、中学的Cathedraltown,华裔学生将近七成,华裔家长不惜行情、盲抢offer,房屋成交价多20%,产生华人群居效应。

五成华裔 区内华文招牌林立
而在Cathedraltown买房不到三年,就住在Cathedral High St.上的中国移民Gigi就说,这区原本大多是犹太人居住,近二、三年来,华裔移民大量涌入这个地区,她说,想知道这个区有多少华裔移民,只要在放学时,到两所小学门口一看就知道,华裔学生就占六、七成。她估计Cathedraltown的华裔住户最少已超过五成,“几乎左邻右舍都是华人,从中国来的最多,其次来自香港,还有少数台湾人和从其他国家来的华人”。
随着华人进住,虽然过年期间也开始偶而见到门口有张贴春联,但最明显的景观改变,可以从附近的商家招牌看出。只要一转进Cathedral High St.,地标教堂矗立在街道底端,这条街两侧共有约30户商家,其中挂出中文招牌的就有十多户,从窗帘设计、室内装潢、针对一年级至十二年级生的英文和数学加强班、教育学院、美颜美体店、衣服干洗、汽车、房屋、人寿、商业等服务,以教育、装修、保险和服务业为主。而在两所小学附近挂牌的地产经纪,清一色都是华人。
“住进来的是华人、犹太人都搬出去了”,Gigi说这是近两、三年来的事,也是为什么华人在这区愈来愈多的原因。但在平时如果行车经过这个区的大部分街道,从住家的外观上看,倒看不出有“中西文化的冲突”,偶而见到出门的住户,还真的大多都是华人。
当提到Cathedraltown近来有独立屋成交价比叫价高出20%的市场行情, Gigi一听,就说“不止”。她说这区居民“多数是原本居住在多伦多市中心,从事金融商业等办公室的人员搬来入住,因为旁边就是404高速公路,这些在多市商业中心工作的人士,经高速公路前往上班地点,时间多在半小时内”,正因为这区居民整体素质高,因此房屋叫价始终比邻近地区高。Gigi还透露,目前除自住兼商用的这套镇屋之外,自己在这区还拥有两套镇屋,并不时和居住在同区的朋友,到其他地区抢offer买房。
抢offer叫价比天高 形成华人群居效应
随着Cathedraltown已逐渐出现买家疯狂叫价抢offer,不是房市正常上涨价格的走势。由于这区房市成交价格出现高过叫价的20%;从今年一月到现在,区内挂牌求售的镇屋,大多不到10天就已经成交售出;该区房市买家过半数都是华裔买家;随着该区已有至少40%的华裔人口进住Cathedraltown,使得当地房市已逐渐出现非理智叫价的现象和华人群居效应产生。
“在房市交易过程中,买家往往扮演重要角色,并不一定是看listing上的叫价”。地产经纪指出,在Berczy区抢offer不但成交价高过叫价74%,而且同时至少有10个offer在抢,其实有部分买家是“从外面来的”、“一下飞机就到选定地点抢offer”,好像只要求售房屋数据一放进地产局的多重放盘系统(Multiple Listing Service)就开始抢。这类没能事先了解当地房市行情的华人买家如果继续增加,Cathedraltown很可能会沦为下一个疯狂抢offer的Berczy区。
学校旁成华人集中区
从地产公司的房市交易纪录来看,从今年1月到现在,Cathedraltown的确有Berczy化的现象。除了原本叫价79.9万、位在Woodbine Avenue夹Major Mackenzie Dr.西南方的独立屋卖到近百万,该区镇屋的价格也快速飙升,位在Woodbine Avenue夹Elgin Mills Road东南方的一处三层楼镇屋,于今年3月叫价75.9万,最后成交价接近87万元;在Woodbine Avenue夹Major Mackenzie Dr.的西南方,今年2月也有一栋两层楼的镇屋,叫价69.9万,成交价是78.3万。
两年多前和几个朋友一起在该区买下镇屋楼花的Gigi说,三层楼的镇屋使用第二层和第三层自己住,里面有客厅、厨房、三个房间、两个洗手间,一楼就开业或租给别人经商,后方有车库足够停车。她建议有意在该区买房的小家庭,现在挑选镇屋正是时候,因为室内约3,000平方呎的三层镇屋叫价约在88万元,买下之后一楼可以出租,每月租金收入800元,每个月的管理费和水、电、能源的费用约600元,扣除首付后,屋主每月大概只要交1,800元的贷款,这项“以屋养屋”的做法其实很划算。
也有一位住在Sir Wilfrid Laurier Public School对面的华裔居民说,最近两、三年来附近只要有房屋挂牌求售,十有八九的买家都是华人,使得学校周边可以说是“华人集中区”,华人移民大多都是为子女的教育而来,学校附近虽然也还见得到其他族裔,但多数都是华裔脸孔,但大家都和睦相处。
对于华人群聚效应,专家的分析是,华人除大多崇尚名校学区之外,盼望左邻右舍能多有些亲戚朋友,彼此可以相互照应,还有附近如果有便利的华人超市等,都是形成华裔买家一切先看地区、后考虑价格的现象。
位在Cathedraltown内的小学有一所法语小学Sir Wilfrid Laurier Public School;附近还有一所小学Sir John A. Macdonald Public School,该所小学在安省3000多所小学中排名在前100名内;区内有一所建于2005年的高中,名为Richmond Green Secondary School,在安省700多所高中里,排名约在前50名内。
而华人群聚效应的结果,不单是逢年过节可能会见到门前的贴出春联的街景增多,甚至有时从园艺的维护情况也能略知一、二。由于新移民可能缺乏对园艺的打理经验,或是新移民对园艺未能特别注动留意,时日一久,在夏季时,便能见到前院花园较少种花美化,或外面的树木有待打理,但只要不是新移民,或华裔居民住久了,也都会委托园艺专业公司前来打理花艺。
Cathedraltown大致位于Woodbine Avenue以东、Major Mackenzie Dr.以北、Warden Avenue以西、Elgin Mills Road以南的区域,占地约200英亩,由于邻近404高速公路,向南可直通多伦多市中心,或经由404高速公路转入401高速公路,或可由407高速公路通往东、西方向的目的地。
在Cathedraltown内地标式的教堂建筑,是由英国建筑师巴崔斯(Donald Buttress)所建,教堂外部都是花岗岩所造,并有14层楼高的钟楼,在教堂穹顶之处覆以22k金,该教堂目前停用。小区以Hazelton Avenue画分,分为Woodbine Avenue以东的旧区,和Woodbine Avenue以西新建区,区内有不同类型的房屋,包括柏文、镇屋、半独立屋、独立屋。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ehouse411.com立场。
-
*
0/500
-
留言之前,您同意加拿大时讯的
使用和隐私政策条款
-
2
当福利会“自己来”的那一天:加拿大正在悄悄进入“自动福利时代”
Daisy 2025-10-31 13:04
-
3
修好一扇窗,让家整个冬天都更暖:简单检查漏风的方法与修补技巧
Daisy 2025-10-31 12:20
-
4
如何和房东谈“长期续住”——为自己争取 1–3 年的居住安全感
Daisy 2025-10-31 11:48
-
5
Daisy 2025-10-31 11:35
-
6
安大略省滑铁卢市发生车祸,造成4人重伤,一名15岁少女被控肇事逃逸
Daisy 2025-10-31 11:10
-
7
Daisy 2025-10-31 11:00
-
8
联邦政府出手了!整治卡车运输业乱象:拨款7700万加元加强执法与保护工人
Daisy 2025-10-31 10:40
-
9
加拿大夏季旅游迎来强劲复苏:5-8 月收入达 590 亿加元,海外游客增长明显
Daisy 2025-10-31 10:27
-
10
Daisy 2025-10-31 10: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