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我们提到,加拿大两个过热的房地产市场大多伦多地区和大温哥华地区扭曲了负担住房能力全国的平均数字,实际上大多伦多和大温哥华地区的住房负担能力比全国平均水平要差得多。最近Royal LePage皇家地产发布的最新调查再次证实,温哥华地区的房地产令人越来越难以捉摸,大温各市镇大力增加多户型房屋供应的结果,反而是让温哥华人越来越买不起公寓房。

可负担之路路在何方
增加房源供应一向被视为解决大温哥华房价高居不下的重要方法。纵然三级政府使出了浑身解数,大温城市并未如预期出现房价放缓。温哥华地区的房屋可负担之路依然任重道远。
Royal LePage的最新数据,大温哥华地区的两层独立屋中位数价格(median price)虽然比去年微降1.1%,但公寓房的中位数价格比去年激增17.6%。在房源供应量上升的众多城市内,其公寓房产可负担性反而大幅下跌。
房屋供应是否充足
城市发展研究所(Urban Development Institute)太平洋地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Anne McMullin表示:"房源供应短缺的原因,是我们85%的居住用地都被严格划分为独立屋用地。我们需要为更多的人提供更多的房子,把这个作为地区住房策略。这意味着在快速交通沿线建设更多的公寓大楼、更多的城市屋,以及低层公寓楼。"
可是,到底没有增加公寓供应。传统上,大温的快速交通无论发展到何地,交通沿线就会有新楼盘的兴起,尤其是在站点附近。
据悉,随着如Brentwood和Lougheed等大型天车沿线公寓社区的兴建,以及去年底开通的天车新线,长青线(Evergreen Line)大大促进了沿线地区的新房开工量。
买不起独立屋的年轻人家庭、中等收入人士和租房群体应该说得到了解救!
温哥华大多数城市没有改善
评估显示,在衡量居民家庭收入与当地公寓房价水平后指出,大温部分城区房源供应大增后,市民的房产购买力反而有所下降。
来看温哥华大部分城市出现的这一反常现象:
素里市于2016年上半年的新房开工量创下该市历史新高,家庭住房开工量达2,390套,超过大温其它所有城市,其中大部分为公寓住房。尽管如此,素里市的住房可负担性相比去年依然下降了7.8%。
本拿比市于今年上半年的新房开工量位列大温第二,其公寓住房可负担性则下跌了10%。
本拿比市内新公寓落成最多的地带"Brentwood社区"也是该市公寓可负担性最差的社区。社区内的公寓转售基准价达747,400加元,为本拿比市最高。
高贵林市。该市今年上半年的多家庭住房开工量达941套,比去年同期上涨35%。但与此同时,高贵林市公寓可负担性下跌了20.8%。
新西敏市今年上半年多家庭住房开工量比去年同期上涨了54%,该市公寓可负担性则下跌了18.4%。
高贵林港(Port Coquitlam)今年上半年多家庭住房开工量比去年同期高涨741%。但房源供应的大增并未让当地房价减速。相反,高贵林港的公寓可负担性依然下跌了15.5%。
曾经房价平平的满地宝市(Port Moody)也未能逃脱这一"魔咒"。
尤为奇葩的是,天车长青线开通并途径当地后,满地宝市的新屋开工量相应大增,但当地公寓基准价与一年前相比也已上升25.2%,达到逾60万加元。满地宝因此也成为大温公寓价格第五高的城市。
天车沿线地带在新房大量开工、公寓价格上升的同时,周边土地价格也被相应抬高。

来源:ehouse411.com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ehouse411.com立场。
-
*
0/500
-
留言之前,您同意加拿大时讯的
使用和隐私政策条款
-
2
Daisy 2025-11-04 18:23
-
3
Daisy 2025-11-04 18:17
-
4
Daisy 2025-11-04 11:59
-
5
加拿大最新联邦预算:500亿加元投入社区建设,国防与科研资金同步加码
Daisy 2025-11-04 11:34
-
6
Daisy 2025-11-04 11:33
-
7
Daisy 2025-11-04 11:18
-
8
Daisy 2025-11-04 11:13
-
9
Daisy 2025-11-04 11:03
-
10
Daisy 2025-11-04 10: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