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加拿大统计局发布的报告显示,在人口大于1万的城市里独立屋建筑许可大幅减少。六月份季节性调整后的大城市新发独立屋建筑许可数量一年是65,100,创下了自2009年以来最低,也是1960年以来数量最少的年份之一。
财经记者Kevin Carmichael总结说道,这次总理特鲁多可能需要告诉他支持者们,对于加拿大的年轻人来说,你的“加拿大梦”里不再拥有草坪!
政府收紧建筑许可
这次的下降值得被注意,因为目前经济已经平稳发展了一年,房产平均价格仍然很高,同时目前贷款利率很低,在目前的情况下,应该有很多人参与到建房、贷款和买房的房地产交易中。现在加拿大的房价对于普通人而言仍旧偏高,尤其是热门城市温哥华和多伦多。市政府对于一些热门地区收紧了建筑许可和土地规划政策。
在大多拥有几十处出租公寓的Quentin D'Souza接受采访时说道,“多伦多是新移民进入加拿大的门户,但是,我们没有建造足够的房子给这些新来的人。”

温哥华为世界第三大难以负担城市
特鲁多政府出台的儿童福利、中产阶级税收减免、基础设施建设方案和新的自贸协定,这些都有助于构建一个更为公平的加拿大社会。然而,最能够避免阶层固化的举措应该在房地产领域。在大多数城市里,一个体面的房子只有富人才买得起。温哥华是世界第三大难以负担的城市,仅次于香港和悉尼。 多伦多目前是全球排名第十三的难以负担城市,位列奥克兰(第4)、旧金山(第9)和伦敦(第12)之后。
Demographia,一家St.Louis的房地产机构,对于国际房地产可负担能力有着简洁明了的数据分析。 该机构使用“中值倍数”来衡量住房可负担性,即用中等家庭收入去除房屋价格中值。如果倍数小于等于3,则意味着普通人可以负担得起。如果倍数达到5以上,那么这一地区的房价就算“极度不可负担”。温哥华的倍数是11.8,多伦多的倍数是7.7,均比2015年还高。该数据指出在12个月里,每个城市的房价中值都增加了相当于全年收入的水平。对于加拿大的大部分城市,比如蒙特利尔,卡尔加里,埃德蒙顿都属于“难以负担”,首都渥太华为3.9属于中度“难以负担”。
特鲁多政府讲城市中产和上中产阶级列为他的核心选民和核心支持群体,而这些人对房市十分敏感。打压房价势必惹恼那些已经购买住房的人,这也是为什么特鲁多政府强调“保护”房产价值,而不是让房子变得可以负担。联邦政府的早前出台了一些住房政策,包括收紧贷款等,对房地产市场起了部分调节作用,但是并没有改变现状。

供应缺乏才是主要原因
Demographia认为新加坡和新西兰是唯二认真解决住房可负担性的国家。与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香港和英国相比,新西兰认为供应缺乏是导致住房价格高企的主要原因。而加拿大政府在土地规划方面则表现的极为严苛,温哥华限制规划需求,安省捍卫绿地。各地方的政府也是通过抑制需求的方式来对付房产泡沫,而不是扩大供应量。
多户型住宅许可发放加速
近几年来加拿大的大城市通过鼓励在市内加建,而不是向外围扩张的方式来增加住房供应量。近期的数据表明,多户住宅的建设审批速度正在加快!今年6月,经季节性因素调整后,各城市发放的多户型住宅的发放许可为169,600户,为2016年10月以来的增速最快。这对于想要在市中心生活的人而言,应该是个好事。毕竟有了更多可居住的选择。但是仔细看看住宅审批数量对比可以发现,在过去,加拿大审批的独立屋多于多户住宅。现在这个关系刚好反过来,这使加拿大城市里的住房级差前所未有地扩大。住在公寓里的人,再难憧憬未来在后院烧烤的景象了。

整整一代加拿大人曾把宽敞空间当成理所当然,现在他们发现未来只能选择不到900平呎的住房,这对很多人来说可不是小事儿。如果人们因为价格因素被迫离开社区,不同收入水平的人就会在地理位置上益发分化,收入不平等也会恶化。社会两极化风险加大,严重的社会冲突就可能增加。收入不平等会导致机会不平等,进一步引发社会紧张和政治不稳。
对于已经购买了独立屋的人们,这无疑是幸运的,但是对于生活在加拿大的年轻人而言,你甘心于一个没有后院的未来吗?目前看来特鲁多政府对于已经买了房子的中产阶级还是一份有利的,但是对于正在努力跻身于中产阶级的人而言,你可能需要更加努力了!
![]()
来源:ehouse411.com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ehouse411.com立场。
-
*
0/500
-
留言之前,您同意加拿大时讯的
使用和隐私政策条款
-
2
Daisy 2025-11-04 18:23
-
3
Daisy 2025-11-04 18:17
-
4
Daisy 2025-11-04 11:59
-
5
加拿大最新联邦预算:500亿加元投入社区建设,国防与科研资金同步加码
Daisy 2025-11-04 11:34
-
6
Daisy 2025-11-04 11:33
-
7
Daisy 2025-11-04 11:18
-
8
Daisy 2025-11-04 11:13
-
9
Daisy 2025-11-04 11:03
-
10
Daisy 2025-11-04 10: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