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在这一期的栏目中为大家介绍加拿大“码农”移民工作者生活趣事,希望对出国留学的同学有所帮助。一般来说,去往加拿大移民的申请人都会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对加拿大移民生活感悟有所抒发。小编就为大家分享一篇有关“码农”工作者的生活故事(注:“码农”属于中国国内行业网络调侃热词,代表IT行业)。
新移民来到加拿大后,转行的人很多,电脑行业人士转做其他行业的更是比比皆是。有些人是觉得这个行业知识技能更新太快,挑战性太强就自动放弃了;另外一些人,受限于英语水平,或者本地经验等多种因素,在找本专业工作屡次受挫后,就另谋高就了。小编随机联系了几位电脑行业的专业人士,请他们讲述了找工作的经历和心得。他们分享的资讯和经验,可供想进入这个行业的专业人士参考。
以电脑专业移民的魏先生说,这个专业的人,办技术移民很容易,但找工作却比较难。在多伦多找到专业工作的机会多一些,温哥华的就业环境就不尽如人意。因为行业需要更新知识和技能的速度快,一段时间找不到工作,要想回到行业就不那么容易了。所以说,加拿大移民生活中对于工作求职的紧张状况还是可想而知的。
统计数字显示,目前在加拿大的“码农”新移民约占总“码农”就业人口的三分之一,其中BC省约占4成,是最高的。行业中的新移民比例高,或许与这个行业来的技术移民数量相对较多有关系,并不能说明此行业的就业率高。怎样在电脑行业找到专业工作,对于很多新移民来说,还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而这一期的主角彼得张是一位很有干劲的年轻人,全职上班,在鞋业公司做后台软件开发;下班后做自己的公司,做的也是编程。上班下班都在忙,每天7点钟起来去上班,晚上再为自己公司工作到深夜11点12点。他不觉得苦,倒是感觉挺充实的。
很多人说,这一代年轻人,不如上一代人勤奋。但彼得张却喜欢做事。工作起来轻松,多干点也不是问题。他说:“要趁年轻闯出自己的路,寻找发展的机会。”
彼得张是2010年底从北京来的,来的时候还不到18岁。在中国准备了高考,但没参加高考就出国了。国内的高中教育使他的数理化基础很好。来到温哥华,先读Collge,再转到UBC,学的是计算机。毕业前,在大公司实习,其中包括微软公司。他来的时候是留学生,现在已经是移民了。
来源:ehouse411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ehouse411.com立场。
-
*
0/500
-
留言之前,您同意加拿大时讯的
使用和隐私政策条款
-
2
特别调查组正在调查一起涉及安省省警警员的车祸,事故中一名行人丧生
Daisy 2025-11-02 10:52
-
3
Daisy 2025-11-02 10:38
-
4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赠送韩国总统李在镕小米手机时,开玩笑说要“开后门”
Daisy 2025-11-02 08:51
-
5
Daisy 2025-11-02 08:39
-
6
Daisy 2025-11-02 08:37
-
7
Daisy 2025-11-02 08:32
-
8
Daisy 2025-11-02 08:24
-
9
Daisy 2025-11-01 23:20
-
10
加拿大夏令时本周日结束:以下是时钟 “拨回” 时你需要了解的信息
Daisy 2025-11-01 22: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