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加国楼市火爆,独立屋价格已超过首次购房者预算的情况下,手头不够100万的人怎么买房?对大部分人来说,他们是有多少钱使多大劲,一般是三种方式:1,在市区买一个预算范围内的共管公寓Condo,等待房子慢慢升值;2,继续在市区死磕,但选择租房住;3,离开市区,去郊区或者附近的小城市买个自己负担得起的房子。不过,对有些人说,上述方案并不合适。为了买房,人们脑洞大开,想出了很多非常规的方法。下面小编就给你介绍几种:
分担费用、合伙买房,你敢不敢!
这绝对不是在开玩笑,已经有人这样做了!最近,《多伦多星报》报道了两个家庭在多伦多的Leslieville共同购买一栋房屋的事。这两对夫妇是好朋友、曾经的室友,每家都有一个孩子。两家为在心仪的社区买到房子,决定将购买力合二为一,最终共同买下一栋房屋——一家搬进了地下室和一层,另一家占据了二层和三层。合伙买房,共同分担,看上去是很公平的分配方法。在这个案例中,两个家庭之间的友好关系成为他们共同买房并在同一个屋檐下和谐共处的基础。

点评:可行指数3颗星
合伙买房主意虽妙,却不是人人都适合。有些变数你要提前预计好:1,你希望和人分担整个房子并一起生活吗?还是你希望把房子分成不同的区域,每个人生活在自己的地盘?
2,付账单怎么办,是设立一个共同资金,大家一起付账,还是自己的账单自己付?
3,一栋房子意味着一笔房屋抵押贷款。银行是不会让每个购买者负担一半房贷的,所以合伙买房的人也得一起分担收入和信贷评估。
4,谁来付房子的装修费?如果你想升级自己的房间,是共同出钱进行装修,促进房屋增值,还是只是自己装修自己的部分?
5,想卖房的话怎么办啊?如果一个人想卖,一个不想卖,想卖的人能退出他们持有的房屋份额吗?这对贷款会不会有影响?合伙人会同意或者否定卖房吗?
利用共管(Condo)模式买房,想过吗?
在蒙特利尔这样的城市,有些看起来像独立屋(single-family home)的房屋实际上是多户拥有的住宅——即在一栋物业中,每户分别拥有其中一个单元。在多伦多的市场上,有一些房子成功转成了这种共管独立产权模式,比如Duplex(双联屋)和Triplex(三联屋)实际上都可以变成共管的多户住宅。虽然这种形式目前还不是很普遍,但这种想法非常有潜力。

点评:可行指数4颗星
将独立屋(single-family home)变成多户住宅(multi-family property)模式需要很多手续。类似合伙买房,不同的人可以分别买入同一栋多户住宅,所有的费用也均摊——从房价到地税到管理费,这样房子就会变得更可负担。将独立屋变成共管独立产权模式的好处是,每一户都自行承担抵押贷款。这样所有业主可以设立一个共同储备资金用于房屋修理和各种费用的支出。这也符合各省在此问题上的立法,比如安省的共管式公寓法(Ontario's Condominium Act)。
这种共管的多户住宅可避免错综复杂的经济纠纷,每一个购房者相对其他人来说都是独立的。
求求爹妈,通过“啃老”付个首付吧
对有些人来说,每个月还贷款可能问题不大,但首付却很成问题。一下次拿出8万-10万,甚至更多,很多人可能负担不起。于是,有些人选择了“啃老”——开口向父母要钱。父母可能手头有积蓄,或者有一套已经还清贷款的价值100多万的房产。如今房屋抵押贷款的利率这么低,用父母的房产做抵押去贷款,这种成本是最低的了。利用父母的信贷额度也是一个好方法。购房者可以用这种方式来凑够首付。

点评:可行指数4颗星
这个方法包括可能会导致负债一大堆,也可能把家里人的钱或者房产都涉及进去,因此不是每个人都合适的。另外,啃老还意味着父母对你的大力支持,因为如果孩子付不起贷款的话,有些父母可能不得不延迟退休,或者是去重新去工作,所以父母承受的压力也不小。此外,采用该方式意味着高风险。根据2016年加拿大国会预算报告,加拿大人的平均负债水平占可支配收入的170%,也就是说加拿大人每赚100块,就要花掉170块!因此一旦发生失业,你可能真的还不起贷款啦!不过,只要你的资产值高于借款值,解决的方法就很简单——卖掉房子。随着房屋价格稳定上升,只要前几年不卖,就很可能是一笔好投资。
以租养房,当个快乐的包租婆吧!
与合伙买房类似,你买下房屋后把它分割成独立单元租出去。与合伙买房不同的是,整个房屋都是一个购房者买下的,然后把除了自住以外的房间都租出去。用这种方法,租金收入足以弥补日常支出和房贷。加拿大按揭与房屋公司(CMHC)现在允许将房租收入计入家庭的总收入。申请房贷时,贷款公司也会将这一点考虑进申请人的总收入内。

点评:可行指数5颗星
在加拿大的一些城市,允许屋主将“第二居所”(second suite,又称出租单元)进行出租,比如地下室寓所(basement apartment)、车库屋(coach house)、二联屋(duplex)或三联屋(triplex)等都属于此范畴。超过4个单元以上就被列为商业资产而非私人住宅了。
用这个方法足以实现以房养房,但水电费和房屋保险费可能会增加。此外,这类房屋必须购买房屋保险。房东可能需要做一些翻新以符合出租规范,要确定租金范畴,是否包括水电费,是否有可用的停车位,哪些共同区域可以让租客使用(比如后院,车库等)。
总之,对于购房者来说,在大城市的房价极其难以承受的情况下,发挥一些创造力,调动全部资源,还是能实现自己的买房梦的!
![]()
来源:ehouse411.com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ehouse411.com立场。
-
*
0/500
-
留言之前,您同意加拿大时讯的
使用和隐私政策条款
-
2
Daisy 2025-11-02 21:34
-
3
Daisy 2025-11-02 21:08
-
4
民调显示加拿大人希望政府提供生活成本补贴,而不是增加财政赤字
Daisy 2025-11-02 10:55
-
5
特别调查组正在调查一起涉及安省省警警员的车祸,事故中一名行人丧生
Daisy 2025-11-02 10:52
-
6
Daisy 2025-11-02 10:38
-
7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赠送韩国总统李在镕小米手机时,开玩笑说要“开后门”
Daisy 2025-11-02 08:51
-
8
Daisy 2025-11-02 08:39
-
9
Daisy 2025-11-02 08:37
-
10
Daisy 2025-11-02 08:32

